第(2/3)页 然后呢? 看似辉煌极了,可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 人们对港片的印象,最后也就只是“功夫”,其实,功夫固然可以打破世人对唐人的偏见,但是最后却又定型在“功夫”上,这也是最后港片无法突破的根本原因。 到最后港片基本上就被定义为——黑邦片、功夫片,而更奇幻的是两者还是相辅相成的,功夫片里离不开黑邦,黑邦片里离不开功夫。 你说这是偏见吧。 可问题还真是这样。 等到最后,人们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某种思绪,认为港片就是功夫片或者黑邦片。 哪怕是港片还有其他很多优秀的片子,也都被他们以偏盖全了。 也正因如此,李毅安对于功夫电影一直都是非常谨慎的——受到港片功夫电影的影响,好莱坞的很多电影里港岛的形象都是渔村、黑邦和功夫。 这种刻板的印象,李毅安绝不会希望在南洋发生,所以,南洋想要有所突破,就必须要寻找新的方向。 至于功夫电影,就随缘吧! 想了一会,李毅安说道: “拍一部科幻电影呢?” “科幻电影?” 面对张道明的不解,李毅安说道: “科幻电影是没有国籍,没有人种区别的,他是属于未来的……嗯,也许,我们可以用一部科幻巨作来进行突破。” 几乎下意识的,李毅安就想到了大名鼎鼎的“星球大战”,卢卡斯的《星球大战》开创科幻电影的新纪元,一经推出就横扫全世界,其势头甚至超过九零年初横扫世界的好莱坞大片。 南洋电影界完全拍摄一部自己的《星球大战》嘛! 就是不知道,电影特效上有没有办法解决,不过,这也不是问题,毕竟,从视觉效果上来说,七年后的《太空漫游 2001》效果也不见得比《星球大战》差,无非就是采用的模型制作和光学合成技术而已。 实在不行的话,自己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嘛! 想到这,李毅安便说道: “没错,先用一部科幻电影冲击一下,回头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剧本,拍一部让全世界为之震撼的科幻电影。” 其实,科幻电影还有很多,除非了《星球大战》之外,还有《终结者》等过两年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,趁着人们对核武器的恐惧,推出这个电影,或许可以引起轰动效应。 只要是能够进行文化输出的,都可以用一个拿来主义嘛。 为了全人类嘛! 文化人的事那是偷嘛! 几乎下意识的李毅安就开始回忆着《星球大战》的故事梗概了,这似乎是个不错的什么。 卢克,用光剑,用原力的,换成唐人,不是更合适嘛! 原力……妥妥的内功啊! 这一瞬间,李毅安甚至都有些佩服自己的脑洞了,把东方文化与功夫、内功和《星球大战》结合在一起,会结出什么果来,他并不清楚。 但是文化输出这件事,他是认真的,不仅仅只是产业的问题,更重要的是这事关南洋的未来。 毕竟,南洋不是欧洲,欧洲或许可以在与美国文化的竞争失败后,让自己的资本、人才、文化符号都变成了“美国产物”。 但同为欧洲白人的文化基因,即便是变成“美国产物”也没有太大的区别,可如果南洋走上这条路,那么,就意味着南洋彻底失去了文化自主权,最终沦为欧洲文明的附属物。 而对于一心构建“亚洲经济圈”的李毅安来说,这无疑是不可接受的,毕竟,未来的世界注定是“文明之争”。 所以,无论如何,在文化输出上,南洋都不能认怂,该争的总是要争的。 并不仅仅只有李毅安认为这是文明之争,对于西方世界来说,他们认为冷战,同样也是文明之争,而且还是你死我活的那种。 从六月,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维也纳会谈,谈了两天没有谈出一个所以然,再到八月的柏林危机。 那怕是最后东德只是修了堵墙。苏联人真正在意的,只是东德不再流失人口罢了,对于西柏林本身,他们未必执着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