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真正将大皇孙李安放在心上,还是《博物志报》出现以后。 随着大皇孙李安和姚九爷他们先后折腾了“大明地图”、“灭蝗计划”,渐渐的,宿英喆等人意识到了大皇孙李安的重要性——或许他跟大皇子一样,性格敦厚,但同时他也具备了大皇子所没有聪慧敏锐。 大皇孙李安,绝对是一个做实事的人。 宿英喆和大皇子的另一位幕僚苍光誉商量了一下,决定把对大皇孙李安的教育工作提上日程。 宿英喆负责大皇子这边,苍光誉自荐做大皇孙李安的先生, 双线并重, 两条腿一起走路。 大皇子李建本来就能听得进意见, 一听他们这么说, 二话不说就点了头。 因此,现在苍光誉已经是大皇孙李安的先生了。 在宿英喆劝着大皇子李建不要对三皇子、四皇子出手时,苍光誉也赞同地点了点头:“宿先生说得没错,殿下确实不宜对三皇子、四皇子出手,不过心里不快,在朝堂上说他们几句还是可以的。毕竟,你是兄,他们是弟,兄长说弟弟也是应该的,何况他们惹了殿下生气,以殿下的性格,对他们撒些火气也正常。” 其他幕僚也纷纷开口。 “是啊,殿下,宿先生、苍先生都说得对,此时不宜结下太多冤家,不过火气是可以发的。殿下若心中不快,明日早朝,完全可以对他们发火。” “殿下,那位龙体康健,未来如何言之过早,即使是晋郡王这一次,怕也只是吃一回教训作罢,殿下确实不宜给对方创造结盟的机会。殿下需耐心等待,更何况……” “更何况现在殿下赢面已经很大了,实在没必要招惹过多麻烦。” …… 听他们一一道来,大皇子李建即使心里有火,也只能耐下性子,吸取意见。 他的目标又不是踩晋郡王下马,确实没必要结下太多冤家。 即使三皇子、四皇子他们对他不满,但他们现在闹出来的那些,对他来说不过是“不痛不痒”的事情。 更何况,宿先生、苍先生说了,此时三皇子、四皇子看似“赢”了,其实打小报告,趁机兴风作浪之举,在明光帝那儿已经落了下乘。 明光帝现在想要解决的是海盐的问题,而不是平地起波澜,把一众皇子一网打尽。 他向晋郡王“落井下石”,是因为他与晋郡王有“旧怨”,很正常,那些也不算凭空捏造。但三皇子、四皇子就不同了。 平日里,他俩虽然跳,但与两位皇子的关系都还算不错,却在这种时候“闹”起来,肯定是在扎明光帝的心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