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戏剧出来之前,《白娘子传》的小说就已经出来了,所有人都知道,这部小说特别长。 改编了以后,就算变短了,它也不可能变得太短。 顾清菱和李文崇在楼上的包厢,凸出的阳台正对着舞台,并排地放了两把沙发椅。如果不想被人看见,还可以拉上白色的窗帘,亦或者戴上剧院提供的面具。 面具分为好几种,挡着整张脸的,只挡着眼睛的。 不过一般带的,也就图一个乐子,很少是因为不能示人的。 因为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,等戏的空档,李文崇十分自觉的从旁边的报刊架上取了一份报纸。 金陵的报业十分发达,除了各种正儿八经的信息报,还有评论各种八卦的娱乐八卦报。这报纸上不仅会刊登百姓剧院改编的戏剧原版,刊登最新会上哪些剧,还会刊登各大“评家”对各期剧幕地看法。 仅仅一个“骂战”,就不知道养活了多少读书人。 你写得越精彩,越能引起别人跟你争论,那么你写的东西就越容易上报纸,你得到的稿费也就越丰富。 所以啊,某些尝到甜头的读书人发现自己一直科举不上,就直接跑来写“评论”,做了“评家”。 其中,“雅言公子”因为行文作派较为严谨,指责《白娘子传》罔顾伦理,让一只妖精和一个人类搅合在了一起,简直就是有侮斯文。 后面还有长篇巨论,引据论点,证明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”这句话的正确性。 本来他的这种说法也没什么,大家看过就罢,顶多夸他知识渊博,居然能够讲那么多大道理——毕竟看娱乐八卦报的,除了他们这些评家,以及想看乐子的各大家族外,最多的则是才刚刚识了几个字,没读多少数的普通老百姓——偏偏又冒出了另一个“风流公子”跟他吵架,说他太过份了,居然不相信神圣的爱情。 于是,神圣的骂战开始。 两个人都火了。 不少人买报纸看热闹,就看谁才是最后的赢家。 两人越说越过份,气得一帮看客纷纷下水,骂战扩大,加入各个战友的人增加。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,也能写上几句话,扔到娱乐八卦报上去。 骂战之所以会被引爆,逐渐扩大成这个样子,不得不感谢顾清菱早些年推广的“常用字x计划”。 “常用字x计划”十分成功,几年的时间就让金陵不少老百姓认识了不少字,虽说不能把所有的书都读下来,但姚氏书坊出版的分级图书,让他们找到了大量自信。 ——好像读书也没那么难吧?你看,这个xx系列,我都能读了。 ——本来就不难啊,主要是生僻字太多了,平时又不怎么用,我们又不科举,谁会学那么多字啊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