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很快,管事的告诉大家,名额已经满了,不能再报了。 “咋满了?我这还没报呢?” “没办法,房子有限,人家也不可能一条街全部盖成单身公寓吧?所以啊,除了单身公寓,他们还得留点地盖别的……” “别的有啥啊?” “就是一对夫妻带几个小孩子的,还有夫妻带上孩子、带上老人的……” …… 没想到大家一看单身公寓都满了,这种上下两代或者三代的夫妻房也挺受人欢迎的。 集市才动工,把运送材料的路修好,道路两边的地基才开始挖,顾清菱放到造纸厂的房源就被抢得差不多了。要不是一开始就限制了范围,只允许造纸厂员工买,否则会抢得更凶。 不少没买到,或者不是造纸厂员工的人,都托人四处打听,看还有没有机会。 他们估摸着,新集市那么大,商铺的后面都是居民区,怎么会没有房子呢? 怎么算,房子都应该有的多啊? 只是他们哪里知道,顾清菱从来就没打算房子还没建好,就把房子给卖光了,那也不现实。她是算好了的,知道造纸厂有多少员工,特地拿少量的房子出来“炒作”。 只有抢手的东西,想要的人才多。 那些得不到的人,根本会四处打听,到处宣传,比顾清菱自己派人到处讲有效果多了。 随着大明王朝历史上第一次“房地产热”的兴起,顾清菱推出了金陵周报。 顾清菱将新集市的修建进程放在了金陵周报上,同时还贴上了“金陵造纸厂第一期房子已经预约告罄”的标准,让所有人知道——新集市四周的居民区还没修好,就已经被人给抢光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