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里,就不得不说顾清菱的深谋远虑了,之前她选择造纸厂地址的时候,特地选了一个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。 因此,从造纸厂到金陵主城刚好能够修建一条十分平整的道路,虽然某些路段可能会有山石相夹,不过影响不大,顾清菱也没想过使用火药“炸山填坑”,而是依据山势做调整,将山也纳进了街区的设计草图之中。 顾清菱不是没考虑过火药的问题,但考虑明光帝已老,底下皇子孙正值夺位期间,她怕自己拿出来的火药会成为某一方的“夺位利器”,最终还是放弃了。 火药的威力太大,炸别人没什么,要是炸到自己人身上就不好了。 一个小小的金陵,可经不起火药的折腾。 于是,娄清引来了第二波可怕的“甲方爸爸”。 第一波的时候,顾清菱想要的是合适的独栋建筑物,所以娄清带着设计团队,按照顾清菱清晰的目标要求,一点一点去磨就行了。但现在不一要,现在顾清菱想要的是一整条街的设计,那么…… 地方越大,居住的人群越多,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越多。 比如,既是集市,那么道路必须足够宽,一直要宽到四辆马车并行。 顾清菱摸了摸下巴,说道:“四辆太小了,最好是八辆。” 对面,娄清震惊地抬起了头:“八辆?!是不是太宽了?就算是京城,最大的也才四辆……” 顾清菱看了他一眼,说道:“那不一样,京城是天子脚下,又不会有那么多商人。我建的这条集市,就是给商人用的,它要是不够宽,马车多了,商队怎么走路?” 她还指了某些路段,表示不仅要八辆马车并排的宽度,在来往马车之间还要修花坛,防止串道。 “现在马车少,还不觉得,但以后要是马车多了,人家不熟悉金陵的段路,搞不清楚哪条是来的路,哪条是去的路怎么办?这个时候,我们就要提前划分清楚,用花坛或者别的东西做边间隔,这样他们才不容易走串道。” 其实,顾清菱是将现代道路的分区给搬了过去。 十字路口还要斑马线,留出足够的人行道,确保大家想从这边走到那边时,也有斑马线可走,别走着走着不方便了,直接踩着花坛过去就不好了。 “商队赶马车,肯定希望速度越快越好,那么我们用这些白色的线段告诉大家,哪些地方是人走的,哪些地方行人不能通过,那么商队就知道哪些地方能加速,哪些地方有人,需要慢行……” 第(2/3)页